法律问答

民法总则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遗产继承
2023-09-06 12:08: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可以从下面两方面来界定:1、权利和义务具有平等性。意思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需要平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意思就是说,某一内容是自己的权利或义务,相对来说,就是他人的义务或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 一、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有哪些
    1、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如下:
    (1)法律关系中的对应关系,任何一项法律权利都有相对应的法律义务,二者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
    (2)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关系,主要表现在权利义务的总量是大体相等的;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的享有有助于法律义务的积极履行;
    (4)价值选择中的从主关系,任何类型的法律体系中,都是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二、公民行使权利应注意哪些
    公民行使权利时要注意以下:
    1、首先要尊重他人权利,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不得侵犯他人权利;
    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以保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为前提;
    3、必须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公民权利;
    4、必须要以合法方式行使公民权利。
  • 1、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有公民和法人等,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称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义务主体
    2、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通常,民事主体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