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有哪些类型的行政许可,有哪些法律规定?

招标投标
2023-09-06 12:34: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我国《行政许可法》中所规定的行政许可的种类包括: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一条
    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第十二条
    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 行政许可的基本特点如下:
    1、行政许可是依法申请的行为;
    2、行政许可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
    3、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是针对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作出的具有授益性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5、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
    6、行政机关审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内部管理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
    7、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五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五条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原则。
    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未经申请人同意,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参与专家评审等的人员不得披露申请人提交的商业秘密、未披露信息或者保密商务信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涉及国家安全、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行政机关依法公开申请人前述信息的,允许申请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
    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平等权利,行政机关不得歧视任何人。
    行政许可的种类有哪些
    1、普通许可,准许符合法定条件的相对人行驶某种权利的行为;
    2、特许,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向被许可人授予某种权力的管理方式;
    3、认可,对相对人是否具有某种资格、资质的认定,通常采取向取得资格的人员颁发资格、资质证书的方式;
    4、核准,行政机关按照技术标准,对申请人是否具备特定标准、规范的判断和确定;
    5、登记,行政机关对个人、企业是否具有特定民事权利能力的确定。
  • 法律分析: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具体作用为:1.行政许可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有助于从直接命令式的行政手段过渡到间接许可的法律手段。2.行政许可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广大消费者及公民的权益。3.行政许可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4.行政许可有利于控制进出口贸易,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第三条 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