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追诉时效中断,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2023-09-06 14:02:2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为:如果在追诉时效内又重新犯罪的,追诉时间重新开始计算,这就是追诉时效中断的情形。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刑事犯罪是属于连续的犯罪或者是持续的犯罪,追诉时效是从最后一次犯罪行为结束后开始计算的。法律依据:《刑法》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 法律分析:国家赔偿时效中断,是指在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赔偿请求时效期间,待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的法律制度。其立法目的,是为了使请求人能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行使自己的请求权,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国家赔偿法对赔偿请求时效只规定了中断这一情形,对时效的中断和延长没有规定,因而不能适用这两种时效制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三十九条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 当事人在撤诉后,一般是不可以就同一事由再次起诉的。若产生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则自中断原因消灭后,诉讼时效重新计算。《民法典》规定,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或有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