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买房没有公证协议有效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房屋买卖
2023-09-06 17:30:3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没有公证的协议书有效。但是需要满足合同双方的主体适格、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形式合法、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或强制性规定等相关合同有效条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 房屋买卖协议无公证有法律效力。房屋买卖协议的订立与履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是否进行公证不影响协议本身的法律效力,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利益协议即为有效。法律依据:《公证法》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民法典》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 买房子没有经过公证的协议是有效的。经过公证并不是购房合同的必要的生效要件,因此签订的购房合同没有公证也是有效的。只要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协议的内容并未违反法律规定,那么该书面协议不论是否做了公证均具有法律效力。但是,经过公证的合同具有更强的证明力。
    根据《公证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法律依据:《公证法》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