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被害人可以作为证人吗,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2023-09-09 02:46: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被害人是不可以作为证人的,因为被害人是与案件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一方当事人,而证人是与具体案件并不存在利害关系,但是掌握了一些对案件处理具有帮助的信息的自然人或单位。而且证人作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项义务。但是生理、心理存有缺陷,或者没有缺陷但具备年幼这一条件的人,不能够去辨别是非以及不能作出正确表述的不能作为证人。
    法律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第六十一条【证人证言法庭质证原则】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第六十二条 【证人的资格与义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 1、被害人不可以作为证人,证人必须是与案件无利害关系并且知悉案情的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2、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第六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不可以作为证人,证人必须是与案件无利害关系并且知悉案情的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第六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