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宅基地纠纷解决方式有没有法律规定

土地纠纷
2023-09-10 14:48: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宅基地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协商解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2)行政解决: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3)司法解决: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 宅基地纠纷一般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处理:
    1、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决问题。双方达成的协议,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权益;
    2、协商不成的,当事人任何一方或双方可到当地乡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机关提出处理申请;
    3、如果乡镇不受理,当事人双方可直接向县政府或国土局申请,若符合受理条件,可指定受理或直接受理;
    4、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应按哪些原则处理
    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应按如下原则处理:
    1、依法保护国家、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
    2、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
    3、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转移的原则;
    4、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
    5、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
    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百六十三条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 宅基地纠纷处理程序一般流程有:当事人之间有约定纠纷处理方式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协议优先;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基层组织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当事人有签订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可以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