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收集拖欠工资证据,有哪些相关规定

讨薪
2023-09-10 17:32: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可以作为拖欠工资的证据有:
    1.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2.以前单位支付工资的工资单或者银行交易记录。
    3.合法取得的录音证据或者视频证据。
    4.能证明在单位上班的证据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 拖欠工资的证据的收集方法:拖欠工资的证据主要有劳动合同、单位的工作证、上岗证、考勤记录、工友的证明、以前单位支付工资的工资单或银行交易记录、与老板的电话录音等。最好能设法由单位直接出具结欠工资的证明或欠条。法律依据:《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 拖欠工资的证据,应当由劳动者依法收集;如果劳动者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依法申请法院调查收集;如果有关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则由用人单位提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