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立案报警盗窃,法律规定是什么

刑事辩护
2023-09-12 08:04:1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行为人报警盗窃的,一般被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才能立案。行为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1.派出所接到偷盗报案后首先受理登记,详细了解案情,了解受害人情况、案发时间、地点。然后进行现场勘查、现场访问,调查。
    2.对于抓到的嫌疑人,警察会根据其盗窃财物的数量以及盗窃次数等情节区分处理,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如果盗窃活动达不到量刑标准,则按照有关法律进行处罚


  • 法律分析:报案并不等同于立案,报案后是否可以立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报警盗窃立案三个条件: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自己管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