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签订合同的主体是什么,法律规定是什么

合同违约纠纷
2023-09-13 14:31: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对签订合同的主体应注意以下事项:1、签订主体为个人的,其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2、签订主体为公司的,签订合同的权利义务范围是否属于其经营范围;3、委托代理人签订合同的,委托手续是否真实合法,委托权限是否明确清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 法律分析:对签订合同的主体应注意的事项有:
    1、合同的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的签字人是否是合同当事人或者是获得授权的委托代理人;
    3、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与约定的内容是否一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劳动合同的签订主体:用人单位(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劳动者(年满十六周岁,未到法定退休年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