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本人是应届毕业生,微信回答了录用通知书,突然看到有违约金,这是否有效

合同违约纠纷
2023-09-13 17:36: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在下列情况下约定的违约金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认的,该合同无效
    2、合同条款内容不合法,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3、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违约金约定无效的情形:
    1、合同被撤销;
    2、合同无效;
    3、违约金条款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合同上的违约金如果是满足下列条件就是有效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约定的违约金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