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变更劳动合同主体,法律如何规定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9-14 12:31:0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劳动合同主体的变更方式有:
    1、员工辞职,随后与第三方企业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2、企业与员工协商终止劳动合同;
    3、三方协商转让,约定第三方企业继承原企业在劳动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第三方企业可以与员工协商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等的变更】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 根据法律规定,变更合同主体的方式是协议变更。当事人双方的协商或法律的规定改变原合同关系的内容;合同变更须依当事人双方的约定或者依法律的规定并通过法院的判决或仲裁机构的裁决发生合同变更。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 变更劳动合同主体是变更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公司变更的可以继续履行原合同,劳动合同继续有效;新公司要求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公司应根据劳动者已提供服务的年限,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