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想问一下,裸车10万的购置税是多少?

社会保险
2023-09-14 14:26: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购置税是按照裸车计算的吗
    1、购置税是按照裸车计算的。汽车购置税税为10%。车辆购置税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等于计税价格乘以税率。如果消费者买的是进口私车,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计税价格等于关税完税价格加关税加消费税。
    2、法律依据:《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第五条
    纳税人购买自用应税车辆的,应自购买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的,应自进口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应自取得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
    第六条
    免税车辆因转让、改变用途等原因,其免税条件消失的,纳税人应在免税条件消失之日起60日内到主管税务机关重新申报纳税。
    免税车辆发生转让,但仍属于免税范围的,受让方应当自购买或取得车辆之日起60日内到主管税务机关重新申报免税。
    二、交购置税需要携带哪些材料
    1、车辆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
    2、发票中红色的报税联;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单位需要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
    4、纳税人买车时车行开具的购置税单;
    5、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表。
  • 法律分析:
    需要缴纳的税款:一、裸车价、汽车购置税:裸车价就是车辆本身的价格,裸车价会在车辆的基础价格上有不等的降低。
    在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等于裸车价格÷(117%)×10%。
    二、车船使用税
    1.0L-1.6L排量车型,每年税额在300元,1.6L-2.0L排量车型,每年税额在360元,2.0L-2.5L排量车型,每年税额在720元。
    三、保险费
    在购买新车交完汽车购置税后,就要立刻购买车险,新车的保险费一般由交强险、商业险和车船使用税三部分组成。
    车船使用税则要根据不同排量的车型来交纳,不同的省份缴费标准会有不同,不过目前购买新能源车型可以免征车船税噢;商业险是可以由车主自主选择购买的一种车险,种类有车损险、三者险、盗抢险等系列险种。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机动车登记规定》 第七条 申请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
    (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
    (四)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
    (五)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六)车船税纳税或者免税证明;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注册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
    不属于经海关进口的机动车和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规定免予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日内,确认机动车,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核发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
    衍生问题:
    衍生问题:
    买车中“定金”和“订金”的区别是什么?
    “定金”和“订金”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定金”具有担保作用,而“订金”不具担保作用(即使有也是给付方对接受方的单方保证)。所以如果当出现购车纠纷时,4S店有权不返还消费者之前支付的“定金”;如果之前支付的是“订金”,除扣除部分违约金外,消费者可以要回部分订金。而将“订金”私自理解为“定金”的,当出现纠纷时,只能协商。
    “定金”和“订金”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定金”具有担保作用,而“订金”不具担保作用(即使有也是给付方对接受方的单方保证)。所以如果当出现购车纠纷时,4S店有权不返还消费者之前支付的“定金”;如果之前支付的是“订金”,除扣除部分违约金外,消费者可以要回部分订金。而将“订金”私自理解为“定金”的,当出现纠纷时,只能协商。


  • 法律分析:裸车价包含购置税和增值税。购置税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购置税制设置范围内相关财物的行为和财产征收的税收。如车辆购置税等。车辆购置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它由车辆购置附加费演变而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