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认定故意犯罪

刑事辩护
2023-09-15 16:02:2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具备下列条件的,可认定故意犯罪,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对危害后果的发生具有希望或者放任的主观心态的,就能够构成故意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故意犯罪的认定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属于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认定故意犯罪需要具备的条件:
    1、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危害结果的发生抱有希望或放任的心态。这两个条件需要同时具备,故意犯罪是和过失犯罪相对立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