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知识产权。了解知识产权的法律问题

著作权
2023-09-16 11:06: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知识产权是用法律手段来保护科学、文化、技术成果的基本法制。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1、知识产权,概括地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主要为创造基于脑力劳动完成的知识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广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和唱片及广播节目、人类各个领域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志和商品名和标记、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的知识
    3、狭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只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名称标记权,不包括科学发现权、发明家及其他科技成果权。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
    1、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版权、工业版权。
    2、根据法律依据:《商标法》第三条的规定,经商标局批准注册的商标是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 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3、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的规定,对违反法律、违反公序良俗或者损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4、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依赖其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发展,是指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在实质内容和申请审批流程上逐渐简化一致性和统一,走向国际化。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无形性和易传播性,一方面使本国产生的智力成果在国外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媒体、交流工具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智力成果跨境进入他国家,
  • 公司知识产权有以下常见问题:
    1、关于知识产权权利主体、权利客体的认定;
    2、关于侵犯知识产权造成的损失认定;
    3、关于知识产权合同的履行问题;
    4、公司知识产权的其他常见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一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一条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一条
    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 知识产权属于民法。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