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残疾人如何赡养老人

赡养
2023-09-16 12:54: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残疾人如果没有收入只能靠国家的救济生活,那就不需要支付给父母赡养费。如果残疾人有收入,并且在保证自己正常生活之外还有剩余,那就应该赡养父母。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 老年人的赡养:1、父母无力抚养幼年时的子女的,子女独立后应当履行赡养义务。2、赡养父母,不仅是要物质的给予,更要给予精神上的关怀,经常去探望老人。法律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 首先由被老人抚养大的子女赡养。其次赡养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子女不但要支付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费用,还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在老人生病时支付医疗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
    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