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民事纠纷不赔偿怎么办,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保险赔偿
2023-09-19 07:56: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民事纠纷不赔偿的情况:首先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起诉,待法院判决生效后,一方仍然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双方之前签订了仲裁协议,还可以申请仲裁委对纠纷进行仲裁。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 民事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主要有:
    1.当事人双方共同进行协商。
    2.第三方进行调解;比如法院的庭前调解。
    3.向法院提起诉讼。
    4.向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先行调解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法院判决生效后,被告拒不赔偿的,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对方不按判决规定支付赔偿款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由法院依法进行执行,以确保生效法律文书得以履行。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