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网上软件买假烟怎么办?

网络购物
2023-09-19 12:26: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卖假烟属于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情节严重则构成销售伪劣商品罪,具体的定罪量刑要看销售金额等情节。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网购时买到假货的,当事人需要保留好相关证据,然后与商家进行协商,索要赔偿。如果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 假烟。
    不少烟民认为和日常用品、普通商品一样,既然这些商品都可以网购买到,那么香烟也应该可以网购。
    其实不然,烟草制品属于专卖品,生产、经营烟草制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都必须事先取得由当地烟草监管部门核发的法律依据:《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或《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否则即违反了烟草专卖法规。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微信等信息网络非法销售烟草制品,作为消费者一定要谨慎,因为他们卖的基本是高仿烟、假冒伪劣香烟,部分消费者因为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因此劝诫有意网上购买香烟的朋友,最好打消这个念头,去身边的实体店买吧,虽然品种稍微少点,但毕竟熟人熟事的,买到了假烟也好维权。
    戒烟是烟草减害的唯一途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更是世界上因烟草使用而导致死亡人口最多的国家。
    吴宜群表示,所有的烟草制品包括低焦油卷烟都是致命的,吸烟者要想降低烟草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戒烟。许桂华也曾向记者表示,减害降焦给中国控烟带来的是灾难性的伤害,绝非贡献,有人因此而获得某种荣誉资格,也应该取消。
    此前,许桂华曾向媒体多次坦言,减害降焦是烟草公司的一种营销宣传手段。烟草企业宣传低焦油低危害,使消费者和公众误以为焦油含量越低越安全,使吸烟者戒烟意愿降低甚至放弃戒烟,使未成年人和女性更易尝试吸烟。这种误导宣传在中国已经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增大了控烟难度。
    杨功焕表示,如今烟草行业很明确地在推广一个思想--戒烟很难,那就抽健康的烟吧!但事实上,有关部门正在将减害降焦这个所谓的科研结论当做低焦减害政策推广的依据。姜垣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实际上控烟的核心之处就在于政府对控烟的态度和决心。
    中国首例烟草企业被诉减害降焦欺诈案再次将我们聚焦于烟草减害降焦的讨论,无论宣判结果如何,减害降焦是伪科学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正如央视评论所言,烟草降焦,减害功效无稽可谈,在增加烟草吸食量方面反倒大建其功。
    这是以减害降焦为商业噱头的消费误导,有违诚信商业伦理,更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身体健康权。减害降焦有害无益,打着科学的幌子释放商业迷雾,损人利己,当醒,应当加强防范!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