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保护隐名股东的权益,法律如何规定

企业法律顾问
2023-09-20 13:20:4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保障隐名股东权益的方法:
    1、与显明股东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2、争取与其他股东以及公司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对股权代持的知悉和同意;
    3、积极参与公司管理,充分行使股东权利;
    4、保留出资凭证,出资行为对于认定隐名股东身份的重要凭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通过下列方法可以保证隐名股东的权益:
    1、通过向人民法院申请主张权利;
    2、通过和显名股东签订股权代持协议的方法,在协议中要将保护隐名股东的权益的条款和可能导致损害隐名股东利益的解决条款都一一列明。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有以下方法可以保证隐名股东的权益:
    1、通过和显名股东签订股权代持协议的方法,在协议中要将保护隐名股东的权益的条款和可能导致损害隐名股东利益的解决条款都一一列明;
    2、向人民法院申请主张权利。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