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表达意思的方式包括什么,如何确定

2023-09-22 15:04: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意思表示的形式有:
    1.口头形式,即口头语言形式;
    2.书面形式,即书面语言形式,指文字、图表、照片、技术工程用图、电子数据等;
    3.推定,即用语言外的可推知含义以作为间接表达的默示行为;
    4.沉默,即以不作为间接表达的默示行为。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条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意欲达到某种预期法律后果的内在意思表现与外部的行为。
    意思表示的方式具体如下所示:
    (1)意思表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
    (2)意思表示出现争议时,对于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对于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 法律分析:现实生活中,行为人作出意思表示的方式很多,归纳起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明示的方式作出意思表示。所谓明示的意思表示,就是行为人以作为的方式使得相对人能够直接了解到意思表示的内容。比较典型的是表意人采用口头、书面方式直接向相对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二是以默示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条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