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销售过期产品会有什么样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
2023-09-22 15:26: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销售过期产品的处罚为: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二条 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一、产品过期工商的罚款标准是什么
    1、产品过期工商的罚款标准如下:
    (1)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
    (2)违反法律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二条
    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二、消费者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具体有哪些
    1、安全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人身财产不得受侵害;
    2、知情权。即消费者享有知悉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受他人胁迫;
    4、公平交易权。即消费者在质量、价格、计量交易条件等方面享有与所有消费者、经营者同等的权利;
    5、求偿权。即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即消费者有成立维护自身权利的组织,也就是当前的消费者协会;
    7、受教育权。即消费者有获得消费者权益方面知识的权利;
    8、受尊重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人格尊严、民族习惯等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即消费者有对商品、服务、经营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消费者维权方面进行监督的权利。
  • 一、产品过期工商罚款标准是什么
    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产品过期工商罚款标准为:
    (1)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
    (2)违反法律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二条
    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消费者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具体有哪些
    消费者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有以下几点:
    1、安全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人身财产不得受侵害;
    2、知情权。即消费者享有知悉所购买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受他人胁迫;
    4、公平交易权。即消费者在质量、价格、计量交易条件等方面享有与所有消费者、经营者同等的权利;
    5、求偿权。即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即消费者有成立维护自身权利的组织,也就是当前的消费者协会;
    7、受教育权。即消费者有获得消费者权益方面知识的权利;
    8、受尊重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人格尊严、民族习惯等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即消费者有对商品、服务、经营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消费者维权方面进行监督的权利。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