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起诉离婚,法律规定是什么

起诉离婚
2023-09-26 08:56:0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方精神病如何起诉离婚:精神病的一方应先认定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在其正常时可向法院起诉离婚;如果是无诉讼能力的精神病人,应先确定其监护人,由其监护人代位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 精神病患者可以提起离婚诉讼,法律对此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根据法无禁止皆即可为的理论,精神病患者同样享有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一方立案受理。《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 起诉离婚一方有精神病的,可以由其当事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并不影响其参与诉讼维护自身权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其婚前隐瞒患有精神病的情况或者婚后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可以视为夫妻感情破裂,判决准予离婚。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