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挪用公款罪有哪些行为表现,有哪些法律规定,刑法规定如何

经济犯罪
2023-09-26 09:05:4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根据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罪的行为表现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三个月未还;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挪用公款罪的有关法律规定如下:
    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属于个人使用,从事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从事营利活动的,三个月以上未偿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给个人使用或者借给他人,数额较大的,三个月以上未偿还的,从事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公款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的,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侵犯了公款的占有权、使用权与收益权以及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则以贪污罪论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以下这些: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
    (2)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3)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