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诈骗是否属于非法集资,法律如何规定

诈骗
2023-09-26 11:22:0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诈骗是指具备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获取公私财产的行为。如果是在非法集资过程中利用诈骗手段进行,则构成集资诈骗罪。而非法集资并不属于具体单独的罪名,我国现行法律对非法集资也无明文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集资主要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罪名,前述解释第一条、第四条也分别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进行明确界定。
    由此可见,诈骗与非法集资存在很多不同,包括不同的犯罪目的和客观行为等。但是,如果行为人采取诈骗方式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则根据上述解释第四条规定,行为人该行为将构成集资诈骗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非法集资诈骗的认定:
    (一)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为一般主体;
    (三)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四)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法律分析: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行为实质所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