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九级工伤认定标准是什么,是否有相关法律法规

工伤索赔
2023-09-27 10:34: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要认定工伤九级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认定:1、准备好相关的工伤认定材料,例如医院证明、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2、可以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提起;3、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有需要提起工伤认定的人应该提前了解相关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九级工伤不严重,属于法律规定的比较轻微的一级一共分十个级别,一级最重,十级最轻。
    但只要构成伤残,就比一般的轻微伤害严重。
    工伤九级的赔偿标准是:
    (一)工伤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全额支付;
    (二)康复治疗费。工伤职工需要进行康复性治疗的,须由协议医疗机构提出意见,并报经办机构确认;
    (三)停工留薪期工资;
    (四)住院伙食补助费。工伤人员住院治疗工伤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25元/天/人;其他地区:20元/天/人;
    (五)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根据工伤职工伤残等级确定,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固定月数计算,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 九级工伤的鉴定的标准,是职工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参考依据有:
    1、癫痫轻度;
    2、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轻度感觉障碍;
    3、脑挫裂伤无功能障碍;
    4、开颅手术后无功能障碍者;
    5、颅内异物无功能障碍等。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