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误工费用的赔偿依据是什么,法律规定是什么?

消费者维权
2023-09-27 13:58: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误工费的赔偿标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误工费的赔偿标准的法律依据是:
    (1)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2)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3)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二、发生交通事故三七责任有误工费吗
    误工费金额都由交强险来进行赔偿,根据双方事故责任比例赔偿,再有责任人自行来对伤者来进行赔偿金的相关赔偿。
    除了医疗费之外,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补助金等均是在12.2万交强险限额内赔偿,不足的,再根据双方事故责任比例赔偿。
    如果受害方或责任方是行人或非机动车,赔偿责任比例适当减少10%。体现优者负担的原则。同时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规则确定赔偿责任:
    1、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2、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
    3、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由侵权人予以赔偿。
    可赔偿项目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营养费、死亡赔偿金或伤残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金、被抚养人生活费、后续治疗费、辅助器材、器具等费用、鉴定费。
  • 一、误工费的赔偿标准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1、误工费的赔偿标准的法律依据如下:
    (1)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3)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4)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5)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二、误工费时间该如何确定
    误工费时间的确定方式如下:
    1、非持续性的误工,这种误工的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这种误工的时间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之日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天;
    3、受害人因伤害死亡的,从侵权行为开始计算,至受害人死亡之时止。
  • 误工费补偿的法律依据内容: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不能证明近三年平均收入水平:误工费=误工时间(天)*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天/元);其他。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