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办,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医疗事故纠纷
2023-09-28 13:10:4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医疗事故构成的要件具体如下:
    1、主体要件为合法的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行了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的行为;
    3、直接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
    4、患者受到了人身损害且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的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严重医疗事故处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发生严重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
    3、赔偿数额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计算。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 突发医疗事故的规定处理流程是医务人员安抚患方情绪,将这一事件报告给相关负责人。如果是重大医疗事故,则应在12小时内报告给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也可以通过调解解决医疗事故,还能通过法院审理解决医疗事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