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取保候审保证金的金额标准是什么,法律如何规定

取保候审
2023-09-29 18:32: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取保候审保证金的规定:
    第一,保证金的数额,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以及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以及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第二,对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者其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可以按涉案数额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
    第三,对其他刑事犯罪,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可以确定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 取保候审保证金标准实什么: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决定取保候审时,为保证犯罪嫌疑人不妨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公安机关支付一定数额的现金。一般情况下,保释金的数额应当根据下列情况确定。一是要保证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二是取保候审人员的社会危险性;三是案件的性质和情节,可能判处的刑罚的轻重;四是取保候审人员的经济状况;以及其他常见的犯罪,如盗窃、诈骗、故意伤害等上千元,按照决策机关的要求,但有一种犯罪需要交纳高额保证金,如走私普通货物。
    法律依据:取保候审保证金标准实什么:第六十四条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三)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 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标准: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犯罪嫌疑人为未成年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五百元。以上规定仅为起点金额的规定,上限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取保候审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都有权决定,因为以上规定是公安部规定的所以仅在公安机关决定时有效,对检察院、法院无效。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犯罪嫌疑人为未成年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五百元。具体数额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