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什么是知识产权权利,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著作权
2023-10-01 09:10:5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知识产权是用法律手段来保护科学、文化、技术成果的基本法制。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1、知识产权,概括地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主要为创造基于脑力劳动完成的知识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广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和唱片及广播节目、人类各个领域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志和商品名和标记、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的知识
    3、狭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只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名称标记权,不包括科学发现权、发明家及其他科技成果权。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
    1、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版权、工业版权。
    2、根据法律依据:《商标法》第三条的规定,经商标局批准注册的商标是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 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3、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的规定,对违反法律、违反公序良俗或者损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4、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依赖其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发展,是指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在实质内容和申请审批流程上逐渐简化一致性和统一,走向国际化。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无形性和易传播性,一方面使本国产生的智力成果在国外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媒体、交流工具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智力成果跨境进入他国家,
  • 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如下: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取得的成果,由智力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工业产权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基于智力劳动产生的特殊权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著作权,又称著作权,是作者在文学、艺术、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有,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享有实施、占有、收入和处分其权利的客体的权利。他人必须经知识产权所有人同意才能享有这一权利;
    2、区域性,区域知识产权是对权利人的限制。它表示,任何国家和地区授予的知识产权只在那个国家和地区专有,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专有,即不受法律保护;
    3、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保护受时间限制。超过规定时间,不再受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 民法典对知识产权的规定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即为知识产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