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债权债务诉讼时效有多长,法律如何规定

债务追讨
2023-10-02 07:06:1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债权债务诉讼时效有多长
    1、债权债务诉讼时效需视情况而定:
    (1)双方约定了还款期限的债务,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
    (2)双方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债务,则从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之日起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债权债务的起诉条件有什么
    债权债务的起诉条件包括: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债务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我国法律是有不同规定的,要依据债务产生的原因而定的:1、如果是因财产关系产生的债务纠纷,适用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债权人知道自己的债权被侵害时开始计算的。2、如果债务纠纷是由于人身损害造成的,例如人身损害赔偿的纠纷等,适用的诉讼时效为3年。3、如果是因固定资产问题产生的债务纠纷,同样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除了这些规定外,法律还对诉讼时效的最长期限作出了规定,诉讼时效最长一般是不得超过20年的。通过以上的分析,债务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3年的规定,如果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按其他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 债务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我国法律是有不同规定的,要依据债务产生的原因而定的:1、如果是因财产关系产生的债务纠纷,适用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债权人知道自己的债权被侵害时开始计算的。2、如果债务纠纷是由于人身损害造成的,例如人身损害赔偿的纠纷等,适用的诉讼时效为3年。3、如果是因固定资产问题产生的债务纠纷,同样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除了这些规定外,法律还对诉讼时效的最长期限作出了规定,诉讼时效最长一般是不得超过20年的。通过以上的分析,债务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3年的规定,如果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按其他法律的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