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国刑法如何判处未成年犯罪,法律上如何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
2023-10-02 15:22: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首先,未成年人的年龄是是否构罪重要的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若该未成年人不满14岁,没有刑事责任,只有民事赔偿。如果已满14周岁的,则要接受刑法的处罚。
    其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未成年人若被处以拘役的刑事处罚,仍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由相应的执行机关进行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 未成年人犯罪有案底,但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底会予以封存。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