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离职后可以交社保吗?法律有哪些规定?

2023-10-02 15:4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通常离职后社保会有三种状态:
    1、离职后,选择灵活就业;可在人才市场缴社保,但只能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
    2、离职后(离职前),立马找到新工作;由新单位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3、离职后,待业休息。可参加居民养老、医疗保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 从公司辞职后社保想自己交,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为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这一特殊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国家针对不同类别的灵活就业人员推出不同的社保优惠政策。
    如果自己以自由职业者或者灵活就业者的身份办理社保,那么只能购买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养老保险三种险种,根据缴纳的方法以及缴纳的档次,差不多每月自己需要缴纳的费用在300元-2500元左右。
    另外,辞职后如果不在户籍地自己缴纳社保需要找社保代缴公司来办理,缴纳的社保和在公司缴纳的一样,有五险或五险一金,享受的福利待遇也是一样的,但是费用也是需要自己全部承担的。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有对社保连续缴纳年限的需求,那么自己交是划算的,因为一旦年限断了会更麻烦,如果说没有什么特殊需求那就没必要缴纳,因为费用比较高,对个人来说不太划算。

  • 一般的公司不可以不交社保的,这是属于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一项法定的义务,社会保险费基数规定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基数是按上年1-12月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税项的月平均额进行确定(职工的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是指,职工在上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整个日历年度内所取得的全部货币收入,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其中新进单位的人员以职工本人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参保单位以单位全部参保职工月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的月基数。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九十条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擅自更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费率,导致少收或者多收社会保险费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其追缴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或者退还不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