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被告在一审判决后向原告上诉,原告应该如何处理

2023-10-03 09:18: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法律分析】
    上诉可以由第一审的原告、被告或第三人提出。上诉必须提出上诉状,并在法定期限内把上诉状交给原来审理这一案件并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由原审法院将起诉状及其案卷材料转交上级法院。上级法院接到上诉状后就会开始对案件的第二审程序。另一种是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这种渠道的设立是由于有些当事人对原审法院心存疑虑或不信任。希望直接与上级法院发生联系。其实上级法院在接到上诉状后,也要在五天内转交回原审法院。由原审法院把该案的案卷材料及上诉状一并提交上级法院。由其开始案件的第二审程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五条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 如果是一审判决,基本都可以上诉(小额诉讼程序不能上诉),即向一审法院的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已经是二审判决,那么就不能通过上诉解决,在有证据证明原审判决确有错误的情况下,可以提起申诉。申诉即可以向原审法院提起,也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不过,应该清楚:上诉只要不服原判就可提起并且引起二审程序,而且上诉只要提起上级法院就要受理,但申诉必须要有证据证明原审有误,也就是说申诉固然可以引起审判监督程序,但必须要有证据加以证明。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