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未满16岁偷拍他人隐私有什么后果

刑事辩护
2023-10-04 00:40:4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不构成犯罪,但侵犯了他人隐私权,违反了治安管理法。对于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受害人也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依法对未满16周岁的违法行为人处行政处罚,但是,其行政处罚的方式不是拘留,而是罚款,罚款也是由其监护人缴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五十七条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并在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 法律分析: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可以对侵权人进行治安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隐私权是指未成年享有隐私受到保护的权利。法律规定,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知悉、搜集、非法侵扰、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