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故意杀人怎么判,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暴力犯罪
2023-10-04 09:26: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故意杀人怎么判
    1、故意杀人的判刑,需视情况而定:
    (1)对于故意杀人的,应当定为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于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对于情节较重的,比如手段残忍、动机卑劣、影响严重的等,处于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客观要件。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
    3、主体要件。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 故意杀人罪的法律规定是: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属于行为犯,行为人应具有杀人的故意并且在客观上实施了杀人的行为,在犯罪准备阶段被制止或者主动停止该行为则为故意杀人未遂或故意杀人中止。
  • 故意杀人罪的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