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犯罪中止形态的类型有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2023-10-04 18:06: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预备阶段或者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犯罪过程中自动停止或放弃犯罪,这种情形一般称为普通的犯罪中止。二是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实行行为终了而犯罪结果最终出现之前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一般称为特殊中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犯罪中止形态特征是: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犯罪中止形态的类型有:根据犯罪中止发生时间范围,可以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根据行为人是否以积极的行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可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