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交通事故残疾评估在哪个部门,法律有哪些规定

交通事故赔偿
2023-10-04 18:50:3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在司法实践中,目前最常用的残疾评定标准主要有三个:
    (1)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简称“工伤标准”),适用于各种职工工伤事故的残疾评定;
    (2)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简称“交通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的残疾评定;
    (3)《人体损害伤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简称“伤残标准”),适用于工伤、交通以外的各种意外伤害案件的残疾评定。目前无国家统一标准。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一)评定原则:伤残评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
    评定时机
    (二)评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
    对治疗终结意见不一致时,可由办案机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鉴定,确定其是否治疗终结。
    (三)评定人条件:评定人应当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
  • 交通事故残疾等级划分如下:
    1、一级生活困难,靠别人帮助,否则无法维持生命,行动受限卧床丧失社会交往能力;
    2、二级生活需要帮助,活动受限,限于床上椅上的活动不能工作交往极度困难;
    3、三级不能独立生活,需有人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明显职业受限社会交往困难;
    4、四级生活严重受限,或需要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职业种类受限;社会交往受限,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残疾评估是由专业司法鉴定机构确定交通事故受害者残疾等级的鉴定活动。交通事故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需要进行伤残评估的,应当在治疗结束后(或者病情稳定后)向司法鉴定机构申请鉴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取消了原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司法鉴定机构统一适用《人体伤残程度分级》进行鉴定。后者提高了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如果之前可以构成十级伤残,新标准实施后可能不构成伤残等级。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九十二条
    因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需要进行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由各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但财产损失数额巨大涉嫌刑事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托。
    当事人委托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