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残疾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有什么区别?

工伤索赔
2023-10-06 08:21:0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的区别在于,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者或家属或单位向劳动部门提出;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一般由公安机关或由当事人向法院或向第三方有资质的机构提出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一般是工伤保险予以赔付,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一般是交通保险或者是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人承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九条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备案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 工伤残疾鉴定等级内容如下:
    1、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和自理障碍的等级鉴定;
    2、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残疾等级,最重的是一级,最轻的是十级;
    3、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多不能自理,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4、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 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不一样,两者区别在于:伤残鉴定在伤情发生后即应进行,而劳动能力评定则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者或家属或单位向劳动部门提出,伤情鉴定一般由公安机关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目的是获取相应的工伤待遇,伤残评定结论多用来确定民事赔偿或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责任;其他。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