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单位挪用公款罪判几年,法律怎样规定

经济犯罪
2023-10-06 14:22: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目前我国刑法中没有规定单位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罪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以及情节严重程度分为“数额较大”“情节严重”“数额巨大”三个维度进行判刑,分别被处以刑期不同的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为五万元以上且同时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有刑法规定的严重情节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且不退还的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 挪用公款罪主体是特定身份的自然人(即国家工作人员),没有单位犯罪。
    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挪用人与使用人相分离的情况下,非国家工作人员也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归他人使用,使用人(非国家工作人员)与挪用人(国家工作人员)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1、挪用公款罪是针对于国家机关的的公务人员对本单位财物的非法使用。与挪用公款罪不同的是,职务侵占罪是公司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对本单位的财物进行非法的占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