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2023-10-06 15:24: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法院独立审判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原则;以及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的原则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四条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五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第八条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第十条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 【法律分析】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反映行政诉讼的基本特点,对行政诉讼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体现并反映着行政诉讼的客观规律和法律的精神实质的基本规则。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一般性原则和特有原则。
    (1)一般性原则:一般性原则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在开展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都必须遵守的共同性行为准则。审判独立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2)特有原则特有原则是行政诉讼特有的不同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特殊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第四条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 1、行政诉讼法基本原则如下: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4)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5)使用民族语文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6)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
    (7)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条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第五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