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执行记录已经五年多了,为什么还有大数据,请问如何删除

2023-10-08 16:50:2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已履行终本案件记录多久删除
    1、具体多长时间法律没有规定。案件执行完毕或者已经自动履行判决的,应当及时将被执行人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可以向执行法官反映,要求及时删除。案件执行完毕或者已经自动履行判决的,法院应当及时将被执行人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如果案件已经履行完毕,而法院未删除,可以向执行法官反映,要求及时删除。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七条 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
    (一)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
    (三)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二、被强制执行的记录是否可以消除
    如果已经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完毕的情况下,就可以消除记录。
    法院强制执行黑名单的解除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根据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
    1、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
    3、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法院执行记录保留是保留五年的,超过五年的是应当予以删除的。法律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 一、历史被执行人记录怎么删除
    1、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历史被执行人记录可以删除:
    (1)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
    (3)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二、失信被执行人会受到什么限制
    失信被执行人会受到以下限制:
    1、将会被限制高消费。无法购房、购车,无法乘坐飞机、高铁,更不能购买一些理财产品、奢侈品;
    2、所有银行账户、支付账户都会被冻结;
    3、被执行信息会上报到央行征信;
    4、不能办理一切银行业务,包括信用卡和贷款;
    5、子女无法贵族私立学校;
    6、会被限制出境、限制购房、限制炒股等;
    8、养老金会被扣走。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