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账号给了熟人转账,但不知道转账涉及诈骗,转账进来后,持卡人把钱帮购买产品再转给熟人,在这过程中本人没有获利,刑法应该怎么处理?

诈骗
2023-10-09 10:52: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被诈骗之后,受害人应当保留好转账、聊天记录等证据,立即报案。达到立案标准的,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以上的,即可认定为诈骗罪


  • 法律分析:不知情帮人转账,如果是合法的转账行为不违法,如果对方利用其账号从事犯罪或其他非法活动,除非有证据证明自己并不知情,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根据种种客观事实可以推断出嫌疑人应当知情的,虽然说自己不知情,也会被认定为知情而判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不知情帮人转账,如果是合法的转账行为不违法,如果对方利用其账号从事犯罪或其他非法活动,除非有证据证明自己并不知情,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根据种种客观事实可以推断出嫌疑人应当知情的,虽然说自己不知情,也会被认定为知情而判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