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遗体器官捐献对家属有什么补偿

遗产继承
2023-10-09 11:22: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遗体捐献补偿金但是按照实际的情况要进行不同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只是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
    因为器官捐献的登记、分配、保存、器官的获取等都会涉及必要的经费需求,考虑到器官捐献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费用负担和捐赠者的困难,所以提供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


    二、器官捐献在哪儿申请?

    器官捐献的申请首先是在当地的红十字会。
    主要程序:
    1、 咨询:捐献者首先应了解器官捐献的相关情况。
    2、 登记:所有的器官捐献者都必须满足自愿、无偿、死亡这3个条件。
    有关器官或组织功能良好,没有感染艾滋病或其他严重传染病,没有癌症(除原发性脑肿瘤)者,一般都适合捐献器官。
    3、 签字:捐献者填写法律依据:《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
    4、《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填写完整后由捐献者本人或委托他人交到当地红十字会,并携带捐献者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并经公证处公证。
    5、《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一式两份,红十字会审核后盖章,一份存档,一份交给本人或委托人自行保管。
    6、 时间:因器官捐献有较强的选择性,病人病情恶化后请电话告知红十字会,病人逝世后,以最短的内电话通知红十字会及接收单位。
    7、用途:器官的利用严格遵照捐献人的意愿,用于人道主义救治病人,不可进行其他营利性使用。
    对非法摘取、骗取他人器官:以故意伤害罪论的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在如果是存在着遗体捐赠的话,那么是有一定的补偿的,那么遗体捐献补偿金给多少,一般来说这样的一种补偿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应当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所以可能在医疗费用还有就是学费方面都是存在着一定的优惠的,税收方面也有。
  • 法律分析:人体器官捐献是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进行的,所以捐献人的家属不会因此获得补偿。法律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七条 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第二十一条 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手术,除向接受人收取下列费用外,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所移植人体器官的费用:
    (一)摘取和植入人体器官的手术费;
    (二)保存和运送人体器官的费用;
    (三)摘取、植入人体器官所发生的药费、检验费、医用耗材费。前款规定费用的收取标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并予以公布。
  • 法律分析:遗体捐献是没有补偿金的。遗体捐献是一种无偿行为,不过可以免除捐献者的丧葬费,颁发捐献证书,如果有困难的捐献者家庭,可以用人体器官捐献基金,给予救助。全国各地对遗体捐献的规定不一。
    一般情况下,只是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因为器官捐献的登记、分配、保存、器官的获取等都会涉及必要的经费需求,考虑到器官捐献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费用负担和捐赠者的困难,所以提供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第四条 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
    第五条 捐赠财产的使用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符合公益目的,不得将捐赠财产挪作他用。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