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假如网络诈骗,与对方签订合同,那么合同是否有效

网络诈骗
2023-10-10 09:52: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诈骗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
    而《民法典》规定因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法律分析】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要根据以下二种情况来分析其法律效力: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如果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该合同为无效合同。
    2、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该合同为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合同生效的条件包括:
    1、合同当事人具有缔约能力;
    2、合同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3、合同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合同内容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一、合同诈骗罪成立的合同是否有效
    1、合同诈骗罪成立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合同诈骗罪怎样处罚
    合同诈骗罪处罚的方式如下:
    1、数额较大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