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手机号码泄露,有人用我的手机号码刷贷款,总是收到验证码

金融借款贷款
2023-10-10 15:50:2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没事。有可能是手机信息泄露或者贷款人将因手机号码相近而填错,这时候不需理睬,直接将验证码删除即可。贷款时验证码是必须的,随着手机实名,绑定的东西越来越多,验证码显得越发重要,如果不是自己操作的东西,一定不要将此泄露出去,因为涉及到很多隐私。法律依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五条 贷款调查应以实地调查为主、间接调查为辅,采取现场核实、电话查问以及信息咨询等途径和方法。
  • 是的。
    最常见的一种,应该是你朋友或者亲属接了网贷,当时留了你的联系方式或者借款人的通讯录里面有你。导致出借平台在债务催收的时候,认定你认识借款人,一直骚扰你。也有可能是诈骗。或者手机号码泄露。不法分子在网上购买客户信息,获取号码后发送诱导短信。
    还有银行预留手机号码有误手机号码刚办的,可能是运营商收回的空号再销售。这个号码原机主在某银行办理贷款时预留了该号码,一段时间后贷款人弃用没有及时告知银行,那么银行的短信仍然会继续发送到原手机号。

    告知你处理方式:
    1、了解一下具体情况,谁在哪家平台有借款,详细的借款情况,借了多少,多少期,还了多少,每期还多少?只有了解到具体出借方,你才能有机会找到投诉方式。
    2、掌握证据,保留催收录音和短信,以及电话通话记录。
    3、到借款平台官方投诉,如果不行,网上投诉市长热线,投诉到银监会。
  • 因为个人信息泄露产生了网上贷款的,则当事人可以与贷款人协商更正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请求确认该贷款责任不应由本人承担;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诉,确定真正的借款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