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申请强制执行程序,法律有哪些规定

2023-10-11 06:22: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申请强制执行需要的条件有:
    1、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
    2、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
    3、申请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4、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
    5、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
    6、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需要哪些材料
    申请强制执行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强制执行申请书;
    2、判决书或者裁定书;
    3、生效证明;
    4、被执行人的送达地址确认书或者邮寄单;
    5、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
    6、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
    法院合法采取执行措施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 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如下:
    1、准备申请强制执行所需的材料:生效法律文件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但原件也要带上,法院会审核。如果能在申请执行时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的准确线索,执行速度会更快。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要求真实有效,最好详细具体,避免执行错误;
    2、当事人必须履行已经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刑事判决、裁定,一方拒绝履行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移送执行人执行;
    3、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违法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收到书面异议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驳回裁定;
    4、执行人收到执行申请或者移交执行申请时,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规定期限内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
    5、执行人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应当出示证件进行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九条  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
    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 一、申请强制执行步骤有哪些
    1、申请强制执行步骤有如下:
    (1)申请;
    (2)法院受理;
    (3)申请复议;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5)采取强制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二、法院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
    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4、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5、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
    6、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7、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8、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9、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