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妈妈的定期存款子女能代取吗

2023-10-11 17:02:0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根据银行的规定来看,定期存款子女是可以代取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代办需要向银行提供存款本人和代办本人的身份证,凭密码支取就行,在支取凭证上签代办人的姓名。定期存款是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不同期限利率不同,可以提前支取,提前支取部分按活期或者靠档计息。法律依据:《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
    第三十四条 储户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必须持存单和本人居民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军人证,外籍储户凭护照、居住证——下同)办理。代他人支取未到期定期存款的,代支取人还必须出具其居民身份证明。办理提前支取手续,出具其它身份证明无效,特殊情况的处理,可由储蓄机构业务主管部门自定。
    第三十五条 储蓄机构对于储户要求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在具备上述第三十六条条件下,验证存单开户人姓名与证件姓名一致后,即可支付该笔未到期定期存款。

  • 1、子女可以代取,需要代办人和定期存款本人的身份证,再加上妈妈的授权就可以取。
    2、如果你妈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活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子女作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民事行为,即可以代取其父母的定期存款,否则则需要取得授权。
    3、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二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扩展资料
    一、定期存款别人能代取吗?
    定期存款别人可以代取,不过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额度低于五万。如果是到期支取,凭借存款单和密码即可取款,如果是提前取款,需要提供存款开户人身份证和代支人的身份证,同时要知道取款密码。
    2、五万以上额度。如果额度大于五万,不管是否到期。支取的时候需要提供存款单开户人和代支取人的身份证以及密码。
    3、定期存单开户人因意外死亡。如果是小额存款,亲属知道密码的话可以在到期之前去取款。但是如果额度大或者不知道密码,这种情况需要提供资料、死亡证明、公证处开的遗产证明、遗产受益人身份证。如果遗产是多人受益,需要提供所有受益人的身份证件,同时需要所有受益人到现场。
    二、定期存款到期日当天可以取吗?
    1、定期存款在到期日的当天是可以支取出来的。定期存款一到期就可以取了,不需要过了到期日再去支取。
    2、客户在到期日可以选择带上身份证和存款证明到银行网点去支取,也可以选择直接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上支取。不过如果是过了到期日再去支取的话,那超过到期日之后的那几天,资金是按照活期利率来计算利息的。当然,定期存款也可以提前支取,不过提前支取的话,支取部分的资金也是按照活期利率来计算利息的。
    3、还有,如果不打算支取的话,也可以转存。其实只要客户在存款的时候向工作人员提出到期自动转存的申请,银行就会在客户的定期存款到期后,自动将存款本金和利息一并转存入第二个存款期。而且转存是不受次数限制的,续存期的利息会按照前期到期日利率计算。

  • 摘要:如果你妈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活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子女作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民事行为,即可以代取其父母的定期存款,否则则需要取得授权。母亲身份证,你的身份证,户口簿等,最好有一份授权委托书,到银行柜台取款。
    法律分析:如果你妈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活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子女作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民事行为,即可以代取其父母的定期存款,否则则需要取得授权。母亲身份证,你的身份证,户口簿等,最好有一份授权委托书,到银行柜台取款。
    1、子女可以代取,需要代办人和定期存款本人的身份证,再加上妈妈的授权就可以取。
    2、如果你妈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活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子女作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民事行为,即可以代取其父母的定期存款,否则则需要取得授权。
    3、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二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三条: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