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诱导性消费属不属于欺骗行为

消费者维权
2023-10-13 06:36: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诱导性消费是不存在欺骗行为,而是属于一种商业上的营销手段;虽可能存在不道德的情形,但并不应当受到处罚;仅在具有欺骗行为的情形下商家应当受到处罚。我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有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
  • 诱骗消费者消费可以报警。先向当地消协反应一下情况,如果内容涉嫌犯罪,消协会告诉当事人,并且会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相关规定应当受到处罚并承担责任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条
    (一)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二)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 法律分析: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当然,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出分了自己的财产则可能会构成诈骗。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