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离职后工资应该什么时候发放

讨薪
2023-10-15 08:22:12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离职人员工资发放时间是什么时候
    1、离职人员工资发放时间是解除劳动合同当日
    劳动者依法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理解除合同手续时一并结清工资。但实务中,公司处于财务方面的便利,辞职所在当月工资,公司通常在规定工资发放日发放。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拖欠工资的员工应该如何做
    被拖欠工资的员工最好是采取以下措施:
    1、找老板协商。为节省时间跟精力,建议可以先试试直接找老板协商处理;
    2、找劳动部门投诉。投诉时,一般是找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后,由其责令老板及时支付工资;
    3、找劳动仲裁机构仲裁。
    员工被找借口拖欠工资,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追讨工资,将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一旦离职的话,就要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4、找提起诉讼。发现经过以上方法都无法拿回工资的,那么员工最后可以去提起诉讼处理。
  • 离职工资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发,并且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员工的工资,否则员工有权通过协商、申请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 通常看公司的工资发放时间点,比如15日发工资,那么你在15日之前离职,那么就是当月方法,如果是15日之后那么就是下个月15日发放。
    通常不会在离职当天结算工资。
    法律依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