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电动车相撞,一个超速一个逆行谁的责任大

交通事故赔偿
2023-10-17 06:34:0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一、电动车逆行相撞的主要责任由谁承担
    (一)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二)如果是电动车逆行撞上正常行驶汽车,由逆行车辆承担全责的。
    1、根据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2、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3、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4、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5、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二、相关法律规定非机动车逆行的处罚
    (一)正规的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逆行处罚是罚款20元。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已经明文规定了“ 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对逆向行驶的非机动车辆,交通管理部门可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 “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给予处罚。
    (二)对逆向行驶的非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要承担全部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这些就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小编的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到网上进行搜索查询。
  • 电动车逆行撞了机动车谁的责任需要根据以下情况而定:
    1、主要责任,因驾驶旦常测端爻得诧全超户人违章发生交通事故或重大交通事故使人死亡或者受伤的应负全部责任,驾驶证吊销二年;
    2、同等责任是驾驶人双方都出现违章发生交通事故的双方应属于同等责任,驾驶证扣12分或者不扣分;
    3、次要责任人是对方违章发生交通事故是对方受伤或死亡的应负次要责任,驾驶证扣12分或者不扣分。
    车辆逆行判定标准是什么
    1、超越实线,道路分隔线为双实线、单实线的汽车,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越线行驶;
    2、借道超车,虚线道路分隔线的道路,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借道超车,但一旦发生事故,就会认定借道的车辆逆行;
    3、单行线,在树立有单行线标志的道路上,机动车驶入均认定为逆行。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要依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才能确定要承担多少责任,如果撞人一方有过重的,一般情况下承担主要的责任,电动车一方承担次要责任。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