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信用卡催收打到工作单位是不是犯法

信用卡纠纷
2023-10-17 09:05:1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
    只要催收行为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就不属于违法行为。去单位催收,只要没有发生影响或者单位正常工作的行为,就不属于软暴力。对于欠钱不还的,当事人可向对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提起诉讼时需准备:民事起诉状,对方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清单和证据材料。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如果对方还是不还那只能去法院起诉或者找催收机构帮忙催收。“软暴力”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 催收可以给单位打电话,但是必须是在多次联系本人无果后才能联系单位,不能一来就联系单位。
    一般情况下,信用卡逾期之后,催收人员首先联系到的是持卡人本人,在联系不到持卡人的情况下,他们就有可能联系你申请信用卡的时候填写的紧急联系人或者联系单位座机。
    如果你并没有失联或者故意不接电话,催收人员是没有权利跳过的,不能直接去联系你的单位座机,甚至对单位座机进行骚扰的,因为这样的行为很显然侵犯了持卡人的隐私,如果因为这样的行为导致自己被单位辞退,有权利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定义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 法律分析:催收员往单位打电话通常是合法的。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催收是不能透露任何关于债务的细节或电话的性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从业机构无法与债务人取得联系时,为恢复与债务人联系,方可与债务人事先约定的联系人进行联系。
    如果消费者在申请贷款的时候,留下了自己工作单位的联系方式,那么催收是可以打电话到单位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百六十一条 保理合同是应收账款债权人将现有的或者将有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或者催收、应收账款债务人付款担保等服务的合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